微视:腾讯短视频战略的成败与未来
4月中旬,微视与腾讯视频合并后,市场普遍认为微视将成为腾讯视频的附庸。然而进入5月,微视在内容领域仍有动作,针对美食垂类创作者推出“星厨招募计划”,以现金奖励和资源扶持吸引创作者参赛[1]。
作为一款命运多舛的产品,微视曾两次重启,但始终未能成为国民级短视频应用。如今,随着微信视频号的崛起,微视的定位与未来愈发受到质疑。
命运多舛的微视
微视诞生于2013年,最初支持8秒短视频内容,并接入QQ空间获得巨大流量。然而,在短视频内容生态建设上,微视缺乏深度投入,逐渐被市场遗忘[2]。
2017年,抖音通过15秒短视频模式取得成功,同年腾讯宣布关闭微视。2018年,腾讯重启微视并加大导流力度,包括接入微信朋友圈、腾讯新闻等多平台支持。尽管如此,微视仍未在短视频赛道占据一席之地。
今年4月,腾讯视频与微视合并,新成立在线视频事业部。但微视平台上仍存在大量影视剪辑类内容,显示出腾讯对内部短视频产品的复杂态度。
微视的困境:资源与定位问题
尽管腾讯系多个王牌应用为微视导流,微视的用户活跃度依然低迷。数据显示,抖音和快手月活用户分别超5亿和7亿,而微视自2019年后再未公布相关数据[3]。
此外,微视在达人资源开拓方面遭遇挫折。2018年,微视承诺30亿补贴却因结算问题引发争议,导致平台信誉受损,优质创作者流失。
目前,微视内容以搞笑段子、生活妙招等非达人型短视频为主,创作门槛低且原创度不高,难以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腾讯还需要微视吗?
从生态角度看,腾讯系产品均已开辟独立短视频版块,如QQ看点、腾讯新闻短视频等,微视的存在意义有限。然而从战略层面考虑,短视频作为消耗用户时长最多的互联网内容形式,腾讯仍需保持布局。
微信视频号的迅速崛起,似乎预示着腾讯短视频发展的正确方向。数据显示,视频号月活用户已破4亿,接近行业头部水平。众多MCN机构也开始将重心转移至视频号,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综上所述,微视未来的走向取决于腾讯对其定位的重新思考。是逐步淡化独立运营,还是寻找差异化竞争路径,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资料:[1] 原文第一部分;[2] 微视发展历程分析;[3] 用户活跃度数据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