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鉴赏
个人介绍
影视鉴赏 陈旭光
电影、电视是当今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本课程将通过优秀影视作品案例,带领学生从文学、社会学、美学角度出发感受影视艺术,为学生提供一幅现实生活的图景,深入了解影视作品所反映的文化世界。
教师团队

陈旭光 教授

单位:北京大学

部门:艺术学院

什么是电影

电影是一门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像(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技术。

电影(film,亦称映画、第七艺术)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画面。是一门可以容纳悲喜剧与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员。

第七艺术的来历

 

“第七艺术” 是“电影艺术”的同义语。语出于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卡努杜认为,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中,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

第七艺术宣言

1911年,乔托卡努杜发表了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着名论着,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综合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的"第七艺术"。

独立艺术

电影既利用了科学技术的成果,也吸收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的艺术成分和表现手法,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质和艺术效果,已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巴赞理论

一、“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巴赞在《摄影影象的本体论》中,提出了“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它能揭示真实”的美学原理。他说:“……摄影机镜头摆脱了陈旧偏见,清除了我们的感觉蒙在客体上的精神锈斑,唯有这种冷眼旁观的镜头能够还世界以纯真的面貌,吸引我的注意,从而激起我的眷恋”。由此,巴赞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原始的第一特征就是“纪实的特征”。它和任何艺术相比都更接近生活,更贴近现实。巴赞的“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被称作是“写实主义”的口号。

二、场面调度的理论:

巴赞认为:“叙事的真实性是与感性的真实性针锋相对的,而感性的真实性是首先来自空间的真实”。蒙太奇理论的处理手法,是在“讲述事件”,这必然要对空间和时间进行大量的分割处理,从而破坏了感性的真实。相反,景深镜头永远是“纪录事件”,它“尊重感性的真实空间和时间”,要求“在一视同仁的空间同一性之中保存物体”。巴赞希望电影摄制者认识到电影画面本身所固有的原始力量,他认为,解释和阐明含义固然需要艺术技巧,但是通过不加修饰的画面来显示含义也是需要艺术技巧的。所有这些,构成了巴赞“场面调度”的理论,也有人称其为“景深镜头”理论或“长镜头”理论。


参考教材


参考书籍









(讲座)影视美学

课程评价

课程章节
提示框
提示框
确定要报名此课程吗?
确定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