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
个人介绍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 万献初等

  历史背景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已有近4000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远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中国就进入了奴隶社会。殷商(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前 771年)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中国奴隶社会保留了公社共同体形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土地属于奴隶主的国家所有,强迫奴隶进行“千耦其耘”、“十千维耦”的集体耕作。春秋(公元前770~前476)至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初,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产生了用个体生产代替集体耕作、用地主土地私有制代替奴隶主土地公有制的经济条件,奴隶们“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宗族奴隶制在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中逐渐瓦解。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进行了反复的斗争和较量,封建制终于战胜了奴隶制,先后建立了魏、赵、韩、齐、楚、燕、秦 7个封建国家。秦国实行封建化改革最晚,也最为彻底,商鞅变法的成功使秦国一跃而为战国后期的强国,奠定了后来统一中国的基础。封建制度的确立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甘石星经》、《考工记》、<墨经>、《禹贡》等着作反映战国时期的科学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先秦哲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和自然科学前提下产生和发展的。

主要派别先秦诸子哲学的主要派别有:①儒家。这是创立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其中孟轲和荀况为代表的两个派别最有影响。他们是一对论敌,在哲学上表现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对立和斗争。②墨家。创始人是战国初年的墨翟,他的哲学中包含有非命尚力和尊天事鬼的矛盾。墨子死后,“墨离为三”。战国后期,墨家的一派克服了墨子学说中的宗教迷信成分,在唯物主义认识论、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的研究方面作出了较大贡献。③道家。传统认为老子是其创始人。他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系统完整的宇宙观,既有唯物主义的内容,又有唯心主义的成分。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通过相对主义走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稷下道家则提出“精气”说,对老子的“道”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战国时期道家的一派还和名家、法家相结合,发展成为黄老之学,为后来的汉初统治者所推重。④法家。其先驱为管仲、子产,真正奠基人是战国时期的李悝、商鞅、申不害等人。到战国末期,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提出了法、术、势相结合的完整的法治理论。他继承了老子和荀况哲学中的合理因素,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体系。⑤名家。是战国时期专门讨论名实关系和概念同异、离合问题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惠施和公孙龙。他们对事物的同一性和差别性问题作了探讨,对古代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⑥阴阳家。以邹衍为代表。他把本来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因素的阴阳五行说加以神秘化,用五行生克的顺序来说明王朝的更替,提出“五德终始”说,为新兴封建政权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除上述主要派别外,先秦诸子百家之学还有兵家、农家、纵横家、杂家等学派,特别是以《孙武兵法》、《孙膑兵法》为代表的兵家哲学,对朴素辩证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他各家也都在当时哲学争鸣中占有一定地位。

提供学校: 武汉大学
院系: 文学院
专业大类: 哲学
专业: 中国哲学
学习模块: 哲学
课程编号: 04568
学分: 20
课时: 30
教师团队

万献初 教授

单位:武汉大学

部门:文学院

职位:教授

李景林 教授

单位:武汉大学

部门:文学院

职位:教授

郭齐勇 教授

单位:武汉大学

部门:哲学学院

职位:教授

夏可君 教师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部门:哲学学院

职位:教师

陈炎 教授

单位:山东大学

部门:哲学学院

职位:教授

教师简介

简介

  万献初,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王宁先生学习文字训诂;博士就读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师从宗福邦先生学习音韵训诂;曾就读于中国音韵学会二期音韵学研究班、东北师范大学一期古汉语进修班。

教育行业

教学工作

  多年从事古汉语、音韵学、训诂学、古文献学的教学工作,曾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音韵学课为文学院呈报武汉大学的“精品课程”。曾获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武汉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专着《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入选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中国语言学文库”,为四本中青年学者着作之一。现承担国家重大古籍整理项目《古音汇纂》唐以前传世文献中音切的编撰工作、负责《中华大典·音韵分典》“近代音总部”的编撰工作。


科研成果

  已出版专着《〈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汉语构词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音韵学要略》(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词语趣谈百题》(武工大出版社 1989)等多种。已在《方言》、《中国语文》、《中国典籍与文化》、《语言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专业论文40多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4篇。


科研方向

  主要从事文字、音韵、训诂研究,尤以音韵、音义研究为主攻方向,辅之以传统语言文字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在利用电脑建立数据库来处理和研究传世文献的材料方面,有独到的体会和经验,拓宽新路,有很多事情可做。


着作类

1、《〈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版,入选“中国语言学文库”
  2、《汉语构词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版
  3、《词语趣谈百题》,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89年5月版
  4、《音韵学要略》,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5、《古代汉语》编者 ,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年1月版 
  6、《鄂南茶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3年7月版


论文类

1、《湖北通城方言的量词“只”》,《方言》2003年2期
  2、《大型汉语工具书〈故训汇纂〉出版》,《中国语文》2004年1期
  3、《章太炎的说文讲授笔记及其文化阐释》,《中国典籍与文化》2001年1期
  4、《〈经典释文〉“某某之某”研究》,《语言研究》2002年2期
  5、《〈经典释文〉音切类目研究的基本结论》,《语言研究》2003年4期
  6、《上古汉语语句的形象流块式建构》,《古汉语研究》1991年4期


参考教材



教学资源
课程章节 | 名称   | 上传时间 | 大小 | 备注
1 儒家学说基本概念的文字解析
先秦哲学—和的意义.mp4
.mp4
2013-11-15 152.25MB
1.1 儒家讲“仁”
儒学原典仁字的义理讲述....mp4
.mp4
2013-11-15 19.38MB
1.2 “仁”的含义
儒家学说基本概念的文字解析2.mp4
.mp4
2013-11-15 111.42MB
1.3 “仁政”管理
儒家学说基本概念的文字解析3.mp4
.mp4
2013-11-15 159.94MB
1.4 “仁”的四个把握
儒家学说基本概念的文字解析4.mp4
.mp4
2013-11-15 24.26MB
2.1 教化的含义
儒家的教化观念1....mp4
.mp4
2013-11-15 128.48MB
2.2 教化的理解
儒家的教化观念2.......mp4
.mp4
2013-11-15 134.63MB
2.3 “礼乐”教化
儒家的教化观念3.mp4
.mp4
2013-11-15 225.48MB
3.1 浅谈老子的“道论”
老子与庄子“道论”之异同1.mp4
.mp4
2013-11-15 270.89MB
3.2 老子“道”之含义
老子与庄子“道论”之异同2.......................mp4
.mp4
2013-11-15 139.64MB
3.3 老庄哲学的差异
儒家学说基本概念的文字解析3.mp4
.mp4
2013-11-15 159.94MB
3.4 庄子的“道论”
老子与庄子“道论”之异同(四).mp4
.mp4
2013-11-15 159.53MB
4.1 庄子的文本
4.1庄子的文本.mp4
.mp4
2013-11-14 358.05MB
4.2 《庄子天下》讲析
4.2《庄子天下》.mp4
.mp4
2013-11-14 444.07MB
4.3 庄子的“三言”
4.3庄子的三言.mp4
.mp4
2013-11-14 339.71MB
4.4 庄子的虚构
4.4庄子的虚构.mp4
.mp4
2013-11-14 309.98MB
4.5 寓言和卮言的区别
4.5寓言和卮言的区别.mp4
.mp4
2013-11-14 303.09MB
4.6 浅谈许由
4.6浅谈许由.mp4
.mp4
2013-11-14 410.62MB
5.1 庄子的卮言
5.1.mp4
.mp4
2013-11-15 360.25MB
5.2 卮言的体现形式
5.2.mp4
.mp4
2013-11-15 422.93MB
5.3 论“三言”
5.3.mp4
.mp4
2013-11-15 259.34MB
5.4 重言、寓言以及卮言、卮意
5.4.mp4
.mp4
2013-11-15 302.10MB
5.5 重言、寓言和卮言
5.5.mp4
.mp4
2013-11-15 308.10MB
6.1 系统研究儒墨道法
6.1.mp4
.mp4
2013-11-14 22.69MB
6.2 八个人物
6.2.mp4
.mp4
2013-11-14 11.09MB
6.3.1 什么是儒?
6.3.1.mp4
.mp4
2013-11-14 32.92MB
6.3.2 儒家之礼
6.3.2.mp4
.mp4
2013-11-14 60.73MB
6.3.3 儒家之仁
6.3.3.mp4
.mp4
2013-11-14 10.30MB
6.3.4 儒家之爱
6.3.4.mp4
.mp4
2013-11-14 23.02MB
6.3.5 内圣外王之学
6.3.5.mp4
.mp4
2013-11-14 134.12MB
6.3.6 孔子学说的分化
6.3.6.mp4
.mp4
2013-11-14 20.96MB
6.3.7 孟子思想
6.3.7.mp4
.mp4
2013-11-14 72.77MB
6.3.8 荀子思想
6.3.8.mp4
.mp4
2013-11-14 76.73MB
6.3.9 孔子思想的分化图
6.3.9.mp4
.mp4
2013-11-14 10.59MB
6.4 道家
4.mp4
.mp4
2013-11-14 147.12MB
7.1.1 道家使人类获得永恒寄托的途径
7.1.1.mp4
.mp4
2013-11-15 21.49MB
7.1.2 老子思想的两面性
7.1.2.mp4
.mp4
2013-11-15 34.84MB
7.1.3 老子学说中的内圣外王
7.1.3.mp4
.mp4
2013-11-15 24.76MB
7.2 庄子
7.21.mp4
.mp4
2013-11-15 70.32MB
 
7.22.mp4
.mp4
2013-11-15 134.11MB
7.3.1 孙子
7.3.1.mp4
.mp4
2013-11-15 19.53MB
7.3.2 老子思想与孙子思想的内在联系
7.3.2.mp4
.mp4
2013-11-15 125.39MB
7.4.1 墨子
7.4.1.mp4
.mp4
2013-11-15 35.00MB
7.4.2 庄子、墨子与儒家的区别
7.4.21.mp4
.mp4
2013-11-15 152.19MB
 
7.4.22.mp4
.mp4
2013-11-15 12.51MB
7.5.1 韩非子
7.5.1.mp4
.mp4
2013-11-15 94.93MB
7.5.2 儒、墨、道、法在逻辑上的联系
7.5.2.mp4
.mp4
2013-11-15 35.80MB
提示框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