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语言学大师伯德惠斯戴尔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两个人之间的沟通过程中,有65%的信息是通过体态语言来表达的,体态的信息负载量远远大于有声语言,且常常比有声语言更真实。
一、表达真情,胜过语言。
在许多场合,当人们有“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人们便会借助坐立不安、手足无措、张目扬眉、拂袖而去等体态语言来表达。人们通常用点头来表示赞美、赞赏、同意;用摇头表示不赞成。俗话说“眉来眼去传情意,举手投足皆语言”。
可见,体态在传情达意方面的礼仪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喋喋不休往往使人厌烦,默默无闻的行动往往受人欢迎,受人尊重。它所产生的效果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简洁生动,真实形象。
体姿的改变比语言的叙述简练、迅速。体姿语言与有声语言相比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更强。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遇到别人心口不一,表里不一,但只要你认真观察他的体姿,就能从中透视出一些真实的东西来。
弗洛伊德认为,要了解说话人的深刻心理,单凭语言是不可靠的,因为人类语言所传达的意识大多属于理性层面。由于有声语言是经过理性处理加工过后的东西,有时缺乏真实性,而体态语言则多数是不由自主的,主要受潜意识支配,因此,从体姿语言去判断对方,其结论会有更高的可靠性。
人常用肢体语言来反映他的内心闭锁状态,而且方式多种多样。
如果谈话对方双手交叉地抱在胸前,又跷起二郎腿,说明此人内心紧张和不愿袒露心迹。如果在谈判场合看到这种姿势,则说明对方对你缺乏信任,你就得克服这种不信任。在这种场合只有表示坦诚和信任的手势能帮助你。你不妨手掌朝上地摊开双手,那意思是在说:"我不会对你有坏心眼。"在谈话的时候你还可以把一只或一双手都伸向对方,这多少可以消除他的警惕心理。也可以送过去任何一件东西,像一杯咖啡,一份合同或一支笔,都足可以让他敞开心扉。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语言的,另一方面是非语言的,这两个方面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有时候非语言传达的信息比语言还要更加精确,比如如果一个人不停的向你以外的其他地方看去,你就可以理解到他对你们的谈话缺乏兴趣,需要调动他的积极性了。
同样,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为了让别人对你有一个更好的印象,一定要注意戒除自己那些不招人喜欢的动作或表情,注意用一些良好的手势、表情帮助你的交流,因为好的肢体语言会帮助你的沟通,坏的肢体语言会阻碍我们的社交。
鼓掌表示兴奋,顿足代表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代表沮丧,摊手表示无奈,捶胸代表痛苦……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之说,肢体语言也包括面部表情;狭义之说,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当事人以此等肢体活动表达情绪,别人也可由之辨识出当事人用其肢体所表达的心境。
人类学家观察发现,人与人之间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常因彼此间情感的亲疏不同,而不自觉地保持不同的距离:最亲密的人,彼此间可以接近到半米;有私交的朋友间,彼此可以接近到0.5~1.25米;一般公共场所的陌生人之间沟通时,彼此间的距离,通常维持在三米以上。
与人际距离相似的另一现象,是个人空间。个人为了保持其心理上的安全感受,会不自觉地与别人保持相当距离,甚至企图在其周围划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希望别人侵入。在图书馆或公共场所内,经常看到很多人,自己坐一个位子之外,企图再以其携带的物品占据左右两边的空的座位。
此时肢体语言所表达者,是一种防卫,防卫外人侵入其个人空间时带来不安的情绪。人们可注意观察此种人的情绪变化;如有陌生人要求坐在他的旁边,他就会感到不安,甚至起身而离去;如有他熟悉的人到来,他会招呼对方,主动让给对方坐在左右的位子,而且他会因此而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