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显示课程章节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的方法

  • 橱窗分析法

心理学家把个人对自己的了解比作橱窗,大意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正向表示别人知道,负向表示别人不知道;Y轴正向表示自己知道,负向表示自己不知道。坐标橱窗构成如下图所示。

在第一象限,为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公开我”,属于个人外显部分;在第二象限,为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隐私我”,属于个人的隐私部分;在第三象限,为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潜在我”,是有待开发的部分;在第四象限,为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背脊我”,有如一个人的背部,自己看不到。别人却看得很清楚。

在这四个部分里,第三、第四两部分需要认真研究。增加认识。“潜在我”,即个人尚未显现的潜能。对“背脊我”部分,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有开阔、大度的胸怀;要敢于认识自己,肯于真心实意的征询别人的意见和看法,那么了解“脊背我”也是不难的。

  • 自我测试法

自我测试是通过回答有关问题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一般韵:作问卷测验)。这是一种实用、高效、方便的方法。测试题目是心理学家精心研究设定的,只要如实地回答,就能反映出自己的有关情况。所谓如实,是指在测验时.你认为怎么答,就怎么答;而不是你觉得应该怎么答,这一点要特别给予重视。否则,你的测试结果就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失去了测验的意义。更为严重的是,以不真实的测验结果为依据去设计人生,将起误导的作用,会导致事业发展的失败。因此,在测验时,不要考虑别人怎么认为,别人怎么想,怎么答才算是正确,怎么答才符合平常规律等。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认识、自己的习惯答。这样才有实际意义。

自我测试内容较多,主要分五个方面:

  1. 人格测试;

  2. 智力测验;

  3.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4. 职业兴起测验;

  5. 气质测验

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人的自我意识不是一个人生来就有的,而是随着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逐渐发展的。个体的自我意识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发展。它起始于婴幼儿时期,萌芽于青少年时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其中,青少年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经过深入研究,提出了“人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如表2.1所示),建立了心理社会发展论。他认为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并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核心的发展任务,每个阶段都不可逾越,但时间早晚因人而异,逐渐形成的自我过程,在个体及其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导和整合作用。

大学生处于青少年期到成年早期的过渡阶段,建立自我同一性是这一过渡性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的内部和外部整合、适应的感受。青年期,个体意识分化为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要建立自我同一性,就是要使得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达到统一。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及其在以前发展阶段所建立起来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感有直接关系,如果以前的发展任务完成,自我同一性就容易建立,并能顺利进入成人期。如果不能完成前期发展任务,就容易导致自我同一性的混乱,妨碍人格的正常发展。埃里克森认为同一性的建立必须取得七个方面的整合,才能使得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包括: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自我肯定对冷漠无情、角色试验对消极认同、成就预期对工作瘫痪、性比认同对性别混乱、领导的极化对权威混乱、思想的极化对观念混乱。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大学生也开始获取共享的认同。他们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他们已经具备能力并自愿准备去分担相互信任、协调工作、生活娱乐和生养子女等生活。埃里克森认为,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在心理学里面自我分为主我和宾我

  1. 主我是我们对于正在思考或正在知觉的意识,是主体对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的自我觉察。

  2. 宾我是自我中被注意、思考、知觉的客体。

对“宾我”反映的两种方式

  1. 镜子,形成个体对自我表现形象的心理映像

  2. 他人,形成个体对自我行为特征的心理映像


暂无内容!